深圳市环保动态
编制规划必须环评“人群健康”首入指标
昨日,市环保局介绍,从下月起将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政府买单进行规划环评,避免规划不合理造成环境问题,并首次将人群健康评价纳入环评内容,从决策源头上解决“达标扰民”。当市民意见与环评结论有重大分歧时,规划编制单位还须召开论证会或是听证会。
规划环评由各级政府买单
2003年9月起我国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不仅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还初步确立规划环评制度。可实施6年来,建设项目开工前要作环评已经深入人心,但规划却很少作环评。下月1日起,《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这四种综合性规划和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这十种专项规划都必须在规划时同步进行环评。
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勇称,规划作环评就好比先打环境保护的“预防针”,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他介绍,按照《条例》规定,规划环评将由编制规划的各级政府买单,我市准备将其纳入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
环评时将征求市民意见
规划和建设项目都要作环评,会不会是多此一举?张勇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作过环评的建设项目投产后,达标排出的每升废水中仍有60毫克的COD(化学需氧量)污染物,远远高过每升地表水中10毫克COD的含量,如果几十个类似的项目都聚集到一起,也会污染环境,影响市民生活和健康。他称,市12369环境投诉中心最近接到市民关于达标项目污染环境的投诉越来越多,形成“达标扰民”这个怪现象。
他说,《条例》中首次将人群健康评价纳入环评内容,第八条就明确要求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这可从源头上解决“达标扰民”现象。而规划到底够不够环保,作环评时将征求市民意见,当市民意见与环评结论有重大分歧时,规划编制单位还需召开论证会或是听证会。
50余规划提前开展环评
下月起《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我市将如何用该条例保护好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环境?张勇介绍,目前市环保局正在着手起草《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比如明确规划环评的具体范围、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等,并且率先列出我市需要环评的具体范围。
张勇称,规划时进行环评后,在规划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评就可利用规划环评进行适当简化。据悉,目前我市已有50余个规划提前开展环评,其中全市48个工业园区均已开展规划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