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导航  ·  http://www.eiasz.com/

深圳市环保动态

  

环评机构作假可究刑责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559号国务院令,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这是中国首次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条例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

       条例包括6章36条,旨在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条例要求,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土地利用规划均须环评

       条例要求,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均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若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时,未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且不予补充,规划审批机关将不予审批。

       弄虚作假可究刑事责任

       条例规定,今后一些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如果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则不会被批准。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如果规划环评审查小组的专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中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则会面临被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的处罚。条例规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层声音

       环保工作正处负重爬坡状态

       据新华社电 尽管已取得不小成绩,我国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环保工作正处于负重爬坡状态,仍是不争的严峻事实。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2日在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说。

       周生贤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压力继续加大。环保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主动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周生贤说,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3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

       周生贤认为,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在于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周生贤说,随着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的实施,随着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保护,必将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水平升级、环境问题转型”。为此,环保部将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等方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路。

       专家解答

       环保执法模式将发生变化

       昨日,记者围绕《条例》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社会法室主任常纪文。

       记者:《条例》出台的现实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常纪文:首先,在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时代,《条例》的通过,可以防止流域和区域的非科学化开发,预防生态灾难的产生。其次,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不同,其所涉及的利益群体复杂。《条例》的制定,可以使规划环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消除环境政策实施的软效力缺陷。

       记者:您认为《条例》实施以后,会带来哪些影响?

       常纪文:《条例》的出台,可以制止一些不符合科学布局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上马而造成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只有实行规划环评,才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使个体的绿色企业经济形成合力,转化为行业乃至区域、流域的绿色经济。

       记者:您觉得《条例》的出台会给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带来哪些变化?

       常纪文:发展规划环评,可以发挥环保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过程的引导和监督。发达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情况表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不应局限于点上的项目执法,还应关注面上的区域执法。

       今后环保部门要把执法的模式转化为项目执法与区域执法并重。

       区域执法要围绕规划做好文章,一是对规划进行环评;二是对规划环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执法;三是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后果进行现状评价和跟踪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规划的建议。

 

版权 © 2009 - 2010 深圳环境影响评价网 版权所有
 地址: 深圳市笋岗西路3007号   邮编: 518029  备案编号: 粤ICP备07029013号